首页>区农业农村委>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监督检查

[ 索引号 ] 115001130093073164/2021-0003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巴南区农业农村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2-02 [ 发布日期 ] 2021-02-02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2020年巴南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开展情况的报告

市农业农村委:

按照《重庆市202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渝农办发〔2020〕58号)和《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2020年度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及相关佐证材料的通知》(〔2020〕-135)要求,我委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认真进行自查总结,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

(一)及时安排部署落实。我委及时部署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相关工作,印发了《巴南区2020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巴南农业发〔2020〕44号)、《巴南区2020年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巴南农业发〔2020〕29号)和《巴南区2020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巴南农业发〔2020〕30号),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二)建立工作调度机制。我区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小组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领导。实行工作进度每周报送、季度通报制度,确保治理工作按时序推进。目前,通报全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情况3次,向市级报送巴南区农资打假进度36次、巴南区春耕备耕农资打假“春雷”行动自查报告1次。

(三)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委领导高度重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带领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开展相关工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期间农资供应充足、安全任务。在全区新闻通气会上,就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大力开展春耕生产和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进行发言,就规范农资市场积极正面引导舆论。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我委在南彭街道、丰盛镇、接龙镇和二圣镇集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全区23个镇街同步开展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车、LED显示屏、标语横幅、印制明白纸、专题宣传片、新媒体平台、农村赶集、院坝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农资打假行动,普及农资法律法规和打假维权知识,推广科学种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兽药、种子和肥料等农业投入品,提高群众识假辨假和依法维权能力。设立农资识假辨假有奖问答活动,对回答正确的群众发放生活用品、化肥等物资。同时针对新冠疫情期间,老百姓购买农资渠道不畅问题,开展放心农资送货上门行动,将种子、肥料等农资免费送进扶贫户、农业企业等。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全区开展各类宣传培训53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1596余份,受益群众2570余人,发放放心农资191.938余吨。

(二)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组织技术专家深入我区各个镇街的精品果蔬、品牌茶叶、生态渔业、特色粮油基地,通过开展现场检查、科技下乡、科技赶场、田间课堂、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对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科学规范使用农资、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和规范投入品使用记录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业生产者识假辨假能力、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生产管理水平。

(三)倡导放心农资诚信经营。组织技术人员分别深入我区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督促业主落实经营主体责任,认真做好生产经营记录,切实做到每种原料、每个产品来源去向可查可追溯。组织农资经营门市签订农资进村入户责任书,大力宣传推介诚实守信经营、产品质量过硬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和农资社会化服务机构。     

三、提升监管水平

(一)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形成监管全覆盖体制。全面推行区、镇街、村社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含农资)网格化监管,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和空白,实现服务、检测、监管、执法全覆盖。二是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立重庆市巴南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处级行政执法机构),在岗持证执法人员29名,统一行使区级农业农村系统内兽医兽药、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业植物品种权保护、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产品质量等行政处罚权及与之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三是完善镇村级监管体系。全区23个镇街中:21个设立农业服务中心、2个设立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编委文件均明确其职能职责包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公共服务。全区194个村均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协管员。四是强化监管队伍建设。保障工作经费,专设乡村振兴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设备,充实监管人员,扩大监督抽检体量。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专业知识自学等活动,不断强化我区农业技术、执法监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组织相关镇街召开专项工作培训会,持续提高基层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

(二)创新工作方式。一是推广使用慧执法现场检查系统。配备移动执法终端等基本执法装备,在农产品安全、种子、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农机等现场执法检查中全面使用慧执法现场检查系统,实现现场检查应检事项清单化及现场检查全过程记录。二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区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监管名录,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象名录库动态管理工作。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全面推广实施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制度和“红黑名单”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信用巴南”公共信用信息互联网平台,将全区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红黑名单”管理,及时公开违法违规失信主体信息进行惩戒。目前已建立有完整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名录库,共计收录农资生产经营主体275家,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重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数据管理系统,部分已录入重庆“互联网+监管”系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三是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宣传活动、执法行动。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与区公安部门签订了《关于共同打击假冒伪劣违法犯罪活动的合作协议》,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签订了《关于加强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违法案件查处的战略合作协议》,对涉及双方职能职责的重大案件,重大事项等开展联合督查督办。

(三)注重监督抽检。我委安排专项资金,组织开展全2020年农资产品监督抽检工作,全年计划监督抽检农资31个(其中种子20个、农药3个、肥料2个、饲料及饲料添加剂4个、兽药2个)。目前我委已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目标任务,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除1个饲料样品正在复检外,已检的30个农资产品样品全部合格。监测结果均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

(四)调整监管方式。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我区暂停了二环外公交车运行和农贸(集贸)市场集中赶场日,农民购买农资不便。为解决封村封路后老百姓农资买卖难问题,我区相关镇街制定春耕春播农资配送燃油费补助方案,鼓励支持农资企业、连锁经营店、农资合作社、农资电商等提供网络订购、上门配送、直销直供等服务,进一步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保障放心优质农资供应。

四、强化执法监管

(一)监管执法全覆盖。我委整合全区各街镇农业服务中心监管力量开展全覆盖巡查排查,组织全委执法人员按“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目前全区巡查检查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农机销售(维修)等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429家次,巡查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269家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546人次。

(二)切实推进专项行动。我区坚持在确保农资供应充足的同时,严查假劣农资、打击侵犯农业植物品种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耕备耕顺利开展。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等重点品种,紧盯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全面检查生产经营行为是否规范、进货查验责任是否落实、购销台账记录是否清晰、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真实。目前下达责令整改5份(4家已整改,1家整改中,涉及不执行农药采购、销售台账制度行为),种子轻微违法约谈告诫1起,警示约谈告诫农药经营户1次(涉及10人),受理种子品种侵权投诉1件(已调查、核实、处理并进行了回复),查处销售假农药案件1件(罚没金额19.8万元,没收假农药7.5吨),查处销售劣种子案件1件(罚没金额22.44万元,没收劣种子186.5公斤)。相关案件查处情况已在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网站上进行了报道,并在“信用巴南”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五、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我委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我区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耕备耕顺利开展,防止和查处坑农害农行为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合法利益,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农资经营秩序不够规范。农资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服务意识淡薄,售卖假种子、假农药风险隐患高。二是农资执法监管难度较大。基层农业执法力量不足,专业执法人员缺乏,执法硬件、经费短缺,基层缺乏农资监督抽检能力,导致执法监管效果不足。下一步我委将强化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抓住农忙时节有利时机,结合执法检查,加强对农资经营人员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使经营者学法、懂法,做到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涉农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法制观念。

(二)继续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以农资市场执法检查为切入点,紧盯城乡接合部、农资经营集散地、种养殖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加大假冒伪劣查处力度。全面摸清我区农资来源渠道,在源头上杜绝假劣农资流入。

(三)继续强化农资产品监督抽检力度。提早谋划我区2021年农资产品监督抽检工作,细化工作措施,加大抽检覆盖面。及时公布监督抽查结果,迅速清理不合格产品,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公开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将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对象。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0年12月16日

(联系人:何超,联系电话:6621157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